刻銅文房是刻有文字或圖案的一系列銅質文房用具的總稱,以墨盒和鎮尺為主,制作與使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晚期。
清代道光年間,北京琉璃廠開始規?;a墨汁,人們不再需要即時磨墨,而銅墨盒作為儲存墨汁的容器隨之誕生,盒內裝有一團絲棉線團吸收墨汁,盒蓋則箍有石板或硯板用以舔筆??蹄~墨盒的收藏價值主要來自盒面的刻繪,在清末秀才陳寅生等人的創制下,原本光潔單調的墨盒表面被刻上了類似硯銘的文字,后來到民國在北京畫派領袖陳師曾和姚茫父的帶領下,包括齊白石在內的大批書畫家介入了銅墨盒方寸盒面上的藝術創作,再通過北京琉璃廠以同古堂張氏兄弟為首的刻銅大家們的二度創作,將刻銅文房藝術推向了歷史的高潮。
刻銅墨盒由于其制作精美,且在亂世之中便攜好用深受當時各界人士鐘愛。清末民國中華大地動蕩不安,刻銅墨盒更是伴隨了當時很多戎馬一生的風云人物渡過了很多特殊的日子。讓我們通過現存的影像資料與實物來了解一下吧。
?
先從"袁大總統"說起
袁世凱
上圖影像的非常清晰,應該是通過當時國際一流的攝影技術而拍攝的,圖中袁世凱已過花甲,面前放著一件方形墨盒,內有存墨,應該經常使用,曾伴隨過他批寫很多奏折。圖中袁大總統的眼神迷離,是否正在做著復辟的春秋大夢?
?
袁世凱要稱帝,孫中山先生可不答應。一九一四年孫中山寫下《孫文六言告示》討袁宣言,是否就是用的圖中那方墨盒呢?孫中山去世后,總理遺訓曾經出現在成千上萬方墨盒上來激勵國民黨人。(附圖三方總理遺訓墨盒為濟南冷松先生藏品)
孫中山
孫中山墨盒
民國初期軍閥割據,但當時的軍閥可不都是土包子。吳佩孚一生飽讀圣賢之書,人稱一代儒帥。吳帥過生日,朋友下屬送的并不是金條珠寶,而是雅贈琉璃廠名店精制的刻銅墨盒鎮尺,很多都是書畫名家的親筆作品。下面的老拓片與實物提供了很好的證據。(下圖墨盒為天津孫爽先生藏品)
吳佩孚墨盒
吳佩孚墨盒拓片
吳佩孚主題藏品
吳佩孚墨盒
山西王閻錫山是另外一名叱咤風云的著名人物,閻錫山的言論匯編成冊的主要有《閻伯川先生言論輯要》、《閻伯川先生抗戰復興言論集》,他使用的墨盒大而銅質精良,必定是名店所制。另外現存墨盒上還能看到閻錫山語錄。(下圖墨盒為河北劉軍成先生藏品)
閻錫山
閻錫山墨盒
馮玉祥將軍雖然人長得魁偉粗壯,但他的書法可不粗,圖中的大墨盒應該在12.5厘米見方以上了,用來寫大字最合適。下圖馮玉祥獎品墨盒為河北劉軍成先生藏品。
馮玉祥
馮玉祥墨盒
馮玉祥將軍的副手,把溥儀趕出皇宮的鹿鐘麟將軍使用過一方墨盒,上面所刻內容充分體現出了時代特征,盒面大字深刻,斑駁古樸,仿佛可以看出此盒與其主人渡過的流離歲月。
鹿鐘麟墨盒
讓我們再來看看伴隨蔣介石的刻銅墨盒吧,下面圖中可以看到有一方圓形墨盒也有一方方形墨盒,隆意藏友最新從臺灣發回的資料讓我們看清了蔣介石所用的方形墨盒是民國著名山水畫家蕭愻的作品,從當今收藏角度來看,此類名家親筆墨盒為最高等級的藏品,可見蔣介石眼光不錯,可能是受到書畫功底深厚的宋美齡的影響吧。
蔣介石
蔣介石墨盒
當年國民黨政府去臺灣的大員臨走時不但帶走了金銀細軟,也把貼身珍愛的刻銅墨盒一起帶走?,F在臺灣的陳誠紀念館里還有一方民國著名畫家吳待秋親筆所做的山水墨盒,非常精美。
陳誠墨盒
刻銅墨盒伴隨了眾多歷史人物走過了一個個歷史時刻,刻銅文房由于其獨特的歷史文物價值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藏友關注。當我們把玩欣賞墨盒上的優美書畫與精湛刀工的同時,是否您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歷史凝重感呢?
本文曾發布于《收藏/拍賣》雜志2016年05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樂藝會,傳物編輯整理。
時光的長河里有太多傳統、傳世的物件
離我們漸行漸遠
關注?傳物
每天十分鐘
一起尋找舊時光里的美好
Copyright ? 綏中縣打印機價格論壇@2017